各级政府齐心力,国泰民安展新颜。共筑中华复兴梦,同心同德谱宏篇。大家好,这里是郝文武故事会第十八集:这集我们阐述国内行政级别(第四章节:体制内,怎么理解常务副职。)
首先,常务副职大体上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正职由上级领导担任,或是高配设常务副职,此时常务副职级别相当于正职。比如县委组织部部长由县委常委担任,设一名常务副部长,级别为正科,因为这些部门正职都是县级领导,这些常务副职需代替正职参加一些以部门名义开展的活动。
第二种,部门摊子较大,需一名副职协助正职协调处理日常工作。众所周知,在政府部门的架构体系里,“三定”起到基石般的作用。所谓“三定”,即定职能,明确职责范畴;定机构,明确内部架构;定编制,规定包括领导岗位的具体编制数额。而这些常务副职在“三定”方案里并无专门规定,而是在实际运作中通过制度性安排来确定。例如,常务副职通常会在分工文件中被明确为协助正职处理日常事务或分管办公室,并在党内职务中兼任党委常委、政府党组副书记,但在工作内容和职责权限方面与其他副职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基于长期工作习惯,大家约定俗成称其为常务。
再说第三种,正职由上级领导兼任或者是无党派人士,这时也会有常务副职,这个常务副职就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因为正职只是挂名,不管具体事务。
其次,为什么说“当官当副不当常务”?常务副职是单位的大管家,通常分管核心部门,工作非常繁忙,责任也相对较大。但同时,以常务副县长为例,他既是政府的二把手,又是政府党组副书记,其首要职责是协助县长工作,其次是根据县委书记的意图行事,如果两位领导意见不一致,常务副县长就会两头受气。
最后咱们说说怎么才能干好常务,有两条核心经验,那就是摆正位置是前提,提升能力是根本。第一,在定位上,既要成为化解矛盾的润滑剂、转化压力的变压器,还得是激励团队的加油站,补位但不越位,揽事还不揽权,推功不推过。第二,在能力上,既要当好全局工作的二传手,又要在分管领域成为主攻手,要不断增强大局预判能力、矛盾化解能力、应急决断能力、团队凝聚能力。总之要要牢记“识责担当,务求实效。谢谢大家,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